阿里山是台灣中較為有名的山區,大家提起台中或台南的旅遊點時總是會想起它。
這個山區位於台灣五大山脈之一的阿里山脈上,海拔高2,216公尺(那就是說會冷的),著名的有日出、雲海、晚霞、神木及鐵道,也就是說整個景點都是以大自然為主!
在網上看到如此吸引的資料時,筆者也很想接觸一下台灣的大自然。當然筆者是不打算爬山去了解整個山區(吾老矣),所以只會以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(即是一個有交通住宿的地點)為目標。
上山的交通有火車鐵路及行車路,除了著名的阿里山森林鐵路(小火車),似乎沒有巴士等公共交通。當然也有做生意的小型旅遊車(一時忘記怎稱呼他們),跟他們的話就可以參觀一些火車不會行經的境點,所以如果不想上落山都是同一路線的話,可以考慮一下。
當然其實阿里山小火車也是一個值得一看的境點,為什麼?
因為這路線是台灣僅有的兩條運作中的高山鐵路,坐著有古色氣的卡車,用差不多一個下午的時間,從山底緩緩盤山而上;由城市之中慢慢的穿山而過,經過數不清的山中隧道,城市的氣味就此慢慢改為大自然的氣息(因為車廂是沒有冷氣的),境色也會愈來愈美。(提醒一下,車廂有廁所,但行車當中較為搖晃及難於清理XD)
另外這條高山鐵路也有與別不同的特點,首先是行的路線。因為要繞山而上,所以到了某山會看見火車就像重覆途經某個地點般。筆者後來才知這不是幻覺,以下為WIKI資料:
「螺旋型環繞獨立山:火車因獨立山在前無法直駛,以螺旋型右行一圈,最後在山頭以8字型左行一圈離開獨立山,共環繞獨立山三圈約5公里,通過10座隧道,逐步爬升200公尺,繞山爬昇過程中,會數度看到不同大小的樟腦寮車站。」
此外火車頭為了加強上山的力度,火車頭有時候是會變為車尾,由拉變推。這個真的很有趣呢,看著車頭分離再鎖上,好像看著舊式火車一樣。
這個起點自嘉義的嘉義車站,至終點阿里山車站的小火車是不用轉車的,不過由於筆者去的時候,鐵路中間部分因為地震而令鐵路受損,需時修復,所以中段要行山轉車;不過正因這樣,才有機會下車再走一下山路(幸好沒拖行李,要不走梯級都很麻煩)。
經過很久的路程,卻又不覺像纜車般有如此的上斜法,我們終於看到一個火車在山上的境象:
這個就證明了阿里山有多高了!
下一篇:[旅行]台中遊:阿里山區行(中) (新站 / 舊站)
看過後如果喜歡的話,還請為筆者的Facebook專頁按一下讚,你的每一個讚對筆者來說也是一個鼓勵:<<愛旅遊.小香港人遊記>>